瓦良格设计产业联盟,是由华清文旅集团依托其在设计领域深厚底蕴与行业资源整合能力,面向全国打造的一个线上线下智创服务平台
平台拥有行业全产业链体系支撑,致力于解决中小设计院所与团队面临的行业困境,提升设计师在设计领域中的专业价值。
来到求知小学校门口的时候,时间已经接近15:30,快到孩子们下课时间了。校门口的警戒线外站着不少家长向里面张望着。说实话,求知小学不算大,但却是杭州家长心心念念的名校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学校周边住宅楼的不断增加,新入户和搬家迁户学生急剧增长,这所学校已经容不下更多的学生,亟待扩建。
温斯顿·丘吉尔曾这样说:“我们塑造我们的建筑,而后我们的建筑又重塑我们。”这不是一句空话。实际上,建筑对人的身心的影响,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识。如果说,一所城市的建筑能够影响它的居民,那么,一所校园的建筑自然能影响它的师生。
校园的建筑和空间设计就是一种熏陶,这种熏陶无声地塑造着校园里的人们。它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理念、师生的身心状态、以及艺术和审美感。抱着这一理念,我们的设计师开始了杭州求知小学的设计之旅。
求知小学扩建名片
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,教育的需求激增而土地资源贫乏。杭州求知小学需要在原来的教学设施基础上扩建9000平方米,扩建后学校办学规模为30个班级。除此之外,为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,将多功能会议室扩大到300座。设计师考虑到综合楼在教学楼南侧,因日照要求,将综合楼由五层改为四层。
空间是建筑设计的灵魂
人生百年,立于幼学。可以说,幼年打下的基础将影响我们的一生。“求知、立德、合作、健身、交友……”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词——“空间”。如何让孩子们能用心地学,放心地玩,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。空间无处不在,而合适的空间却因地而异。
作为一个以教学为主的建筑,杭州求知小学被划分为教学建筑区和体育活动区两大部分。学校较大的体量及合理的内部空间布局,形成良好的建筑布局,同时建筑体块的搭配形成了生动的建筑边界,通过对建筑边界的处理,形成学生活动的场所,整个校园充满活力。
设计师将校园的规划功能分为:教学区、人文区、运动区三部分。使其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。充分考虑原有校园与新教学区用地之间的衔接,增强校园的整体性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
教学区作为学生日常上课的场所,功能性最为重要。新教学楼与综合楼整体为横“U”字型,呈半围合状布置。新教学楼北楼共四层,一至三层为普通教室,每层4个班,共12个班;四层为书法教室与美术教室;每层端头配置相应的教师办公室,并留出一个人流停留的小空间,可供每个年级展示各类优秀作品等;底层设置一个地下室,为学生非机动车停放场地。
两栋主楼之间的“景廊”,让晨曦读书孩子在书香陪伴之外,更身处自然之中。课间十分钟的“轻松一刻”伴着鸟语花香,也变得更具有生机,给人强烈的活跃气息。
“丝绸扎染”一直以来都是杭州求知小学的特色。2008年,“丝绸扎染”被列入了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用老师的话说,“学校‘出土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真不太有”。求知的这群孩子把这门消失的艺术给玩活了。这手绝活“活”在这群孩子手中,“活”在求知小学。为了保留这一特色,设计师在校园里设计了一系列的扎染元素。
孩子们总是好动的。对于很多男孩子来说,学校里最“酷”的地方就是足球场了。下课铃才响了一声,一群小男孩就把书包往身后一甩,抱着足球向楼下狂奔,“抢占先机”!学校最具活力与激情的场地就在这片夹杂着汗水和欢笑的绿茵草地。
与足球场比邻而居的,是新建的风雨操场。风雨操场设计在新建教学楼东侧,与原操场形成校区里“动”的部分。在风雨操场一楼设置一个师生餐厅及厨房后勤部分,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与教学部分分开,互有联系又互不干扰。
毕竟,杭州地处江南,从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到“梅子黄时雨”的细雨绵绵,即使到了盛夏还有说变就变的天气与台风。可以说雨水贯穿着杭州的一年。一个不怕刮风下雨的风雨操场,将给这些孩子在太阳“流浪”的日子里,一些心灵上的“阳光”。
建筑色彩
色彩是人们对物体视觉感受重要的因素,建筑色彩的多样化运用加强了人们对校园环境的认知感,表达建筑的个性。设计师在色彩的选择上,选用了鲜艳明快的颜色作为校园整体的基调、配合其他颜色的局部点缀,打破了传统校园建筑沉闷的外表,形成色彩鲜明的小学校园。
建筑是文化的缩影
在谈到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时,设计师告诉我们,“学校传递文化,学校的建筑更应该承载文化”。一座小小的凉亭里在校园的一角落地生根。绿荫、石板、美人靠……一个文化传承的地方诞生了。
在没有现代精密仪器的帮助下,古人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?这就要从一种观测仪器说起,它就是——日晷。古代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。可以说,日晷计时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。日晷的影子飞速流转,刻下鲜明的时间印记。用日晷作为校园的装饰之一,也是希望孩子们能不负光阴,不负梦想。
状元及第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。设计师将这心愿具象化,于是就有了“状元第”的存在。
后 记
走出求知小学,落日余晖洒满校门口熙熙攘攘的那条小路。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慢慢的走远,有的家长还在等待。是的,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还没放学。然而,这种等待却是安静的,没有都市常见的喧嚣与不耐。
2017年,HSBC发布的全球教育报告里显示,在对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、8481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,93%的中国父母正在或曾经为子女支付私人补习的费用,高出全球平均水平(63%)三十个百分点。这可以从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重视。无论家庭的条件好坏,在教育孩子上,尽自己所能,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。
设计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?一切为了孩子!
是啊,一切为了孩子!
华清专家点评
小学是培养孩子的地方,孩子都是未成年的,空间上应该简单、明了、活泼,并付诸于教育特色和活动特色,而不是体现建筑高大上。我们国家学校的用地被压缩的不能再小了,所以,如何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是对设计师的关键考验。
虽然,我们的设计只是一项任务,建筑、道路、操场、绿化景观、小品都尽力做到位,适应领导和学校的要求。但怎样为孩子和家长提供友善的空间,仍然是摆在所有相关者面前的一道应用题。
——华清集团副总裁:郑小刚